注册登录
手机版
 
 
 
 
 
 
 
 
维权投诉
商家俱乐部

玄妙观自驾游



省份:江苏旅游景点
城市:苏州旅游景点



           在苏州众多道观中,玄妙观以历史悠久,规模宏伟而著称。观内现存主要殿堂,皆为宋代建筑,距今已有千年历史。玄妙观位于苏州市中心,始建于西晋,韧名真庆道院。东晋太宁二年(324年),明帝救旨重修道院,并更名为“上真道院”。

    唐代,李氏皇室自称系老子后裔,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道教被统治者尊为皇族宗教。开元二年(714年),唐玄宗赐内帑对道院进行扩建,并改名为“开元宫”。唐著名画家吴道子画“太上混元皇帝像”,颜真卿为其书,玄宗御赞,唐僖宗乾符元年(874年),又在开元宫内增设“文昌”、“张仙”二殿。唐末,吴越王田镠辖吴越,地方藩镇孙儒攻陷苏州,开元宫建筑大多于战乱中毁于兵火。后在五代至宋初的百余年中,先后在观内修复并兴建了玉皇殿、天医殿、高真殿、三茅观及转藏、丰教、十王诸殿。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年),开元宫扩建为“太乙宫”。不久,宋真宗又敕改“太乙宫”为“天庆观”,并赐内带大修其观,所有殿堂修茸一新,并增建了净乐宫、八仙堂、灵宝院等殿宇,新建了东西垣墙和房席。此外,还招聘擅长山水、宫阙、人物、鸟兽的众多画师,绘成“三天天宫胜景”巨幅壁画,颁敕“金宝牌”永镇观内。皇祜年间(1049—— 1154年),又改建山门,使其更加雄伟庄严。宣和七年(1125年),宋徽宗敕赐昆山县田五十顷为“天庆观”香火田,使玄妙观冠于江南道观之首,臻于历史鼎盛时期。

    南宋初,金兵南下,侵占苏州,天衣观配殿及庑廊又毁于兵火。高宗绍兴十六年(1146年),苏州太守王唤及陈岘、赵伯驌先后发起重修。其庑廊壁画改为“灵宝度人经变相”,提刑赵伯骑亲制天衣观图样,进呈孝宗,敕诏“依样建造”,历时8年竣工。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年),诏改“天庆观”为“元妙观”,明洪武四年(1371年),元妙观更名为“正一丛林”。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重修元妙观。至清康熙初年(1662年),再次大度修建,耗白金四万两,历时3年乃成。为避讳改称圆观。后在嘉庆至咸丰间均有修葺。民国以后;恢复玄妙观旧称。

    道光年间,全观占地约五十二亩余。其布局分中、东、西、北四路。中路建筑为正山门、三清殿、弥罗宝阁。正山门东西两旁是八字形黄照墙,东西照墙分别开有 “吉祥”、“如意”二门。东路由神州殿,太阳宫、天医殿、真官殿、天后殿、文昌殿、祖师殿、斗姆阁、火神殿、三茅殿、机房殿、关帝殿、东岳殿、痘司殿等14个配殿组成。西路由雷祖殿、寿星殿(长生殿)、观音殿、三宫殿、灶君殿、八仙殿、水府殿等组成。另外在观内东北角立“行宫”一所。北路由蓑衣真人殿、肝胃殿、刘公祠及方丈殿等组成。院内还立有四角亭、六角亭等十八景观。此外,在正山门南,跨过观前街还有一座玄妙观附属殿宇传奏司,总计玄妙观殿宇30所左右。据考,建于宋代的殿有:三茅殿、东岳殿、痘司殿、蓑衣真人殿、八仙殿、天医药王殿等6殿;建于元代的亦有6所,分别为神州殿、真官殿、祖师殿、关帝殿、雷尊殿、观音殿等六殿。建于明代的有机房殿。建于清代的有太阳宫、天后殿、文昌殿、斗姆殿、大神殿、灶君殿、水府殿等7所。各殿所供之神多为道教信仰神和历史上世人所尊崇的中华先民。

    现存玄妙观三清殿系南宋淳熙年间的木结构宫殿式建筑,为九开间大殿,宽44米,深25米,建筑面积达1100平方米。屋脊高达2.4米,中正砌有铁铸的“平升三戟”,两端有一对砖刻大龙头,屋面盖有黑色简瓦。其结构为重檐歇山项、翘角脊瓦,殿内屋顶有出挑的柱头拱。斗拱主要由斗形木块和弓形肘木纵横交错地层垒构成,逐层向外挑出,形成上大下小的托座。斗拱不仅可使屋檐出挑较大,而且兼有装饰效果。

    整殿椽角桁条全部采用大木料榫头结构,柱础有细腻的园石鼓墩,为圆形素复盆与盆唇各一层,精美异常。殿内高峻宏敞,广庭延衰,朱漆丹柱,柱粗须两人合抱,共四十根柱子均系木结构。上置斗拱结构,前后及东西山墙壁檐柱,用三十根八角形石柱,每根石柱露出墙外的六面都凿有一个天尊圣号,共有180个。加上原弥罗宝阁三十根八角形石柱,一百八十个天尊圣号,二处合起共三百六十个天尊圣号,象征一年三百六十周天。这种独特的设计,充满着宗教色彩,整个殿宇建筑就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品。

    三清殿是苏州目前留存的最宏伟的道观建筑,建筑专家认为,三清殿建筑整体和局部都与宋代大建筑家李仲明“营造法式”所著录的宫殿法式相符,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瑰宝。

    三清殿的孝子像碑,系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画像,颜真卿书丹,唐玄宗御赞,堪称三绝。宋宝庆元年(1225年),道士冯大同题,张允迪勒石。图中人物形象庞眉拔鬃、鬓,貌极苍古,谓仙风道骨之体,其画所用焦墨勾线薄莱条的手法,使线条弯弧挺刃,植柱构梁,高侧深斜,卷褶飘带之势,造成条纹磊落逸势,笔迹遒劲,产生强烈的疏体特点和立体感觉。该碑为我国唐宋时期绘画、书法和雕刻艺术之精品,被誉为“奇踪异状”。

    三清殿及弥罗宝阁之石驳脚及石栏杆上,均有镌刻极细、人物、走兽、飞禽、水族等画像,相传有30余幅。雕刻的图案为封侯挂帅,蛟龙戏珠,鹿饮东海,麒麟祝寿,仙鹿衔芝,鲤鱼化龙,彩风展翅,双狮相争,雷公腾云,金猴蟠桃等。这些图案及所依据的典故,除装饰宫观面貌以壮威仪之外,同时也反映了道教宫观艺术与中国俗文化的关系。

    此外,祖师殿的铜殿,铸于明代,仿武当山金顶,铸工极细。弥罗宝阁的壁画,绘洛神、刘海蟾像,高丈余,笔意灵动如生,为钱塘人杨芝所绘。两廊灵宝度人经变相画,为郡守王映重召画工集体创作,绘于南宋绍兴十六年,图案极工细致。玄妙观不仅规模较大,而且历史悠久。

    宋、元、明以来,盛行于北方的全真道,积极提倡和推行丛林规制。在其影响下,苏州玄妙观在明代亦更名为“正一丛林”。在历史上,玄妙观内道士均为“出家道士”,这与其它正一道宫观有一定程度的区别。其它道庙有的是住庙道士,有的是出家道士,也有在家道士或俗家道士。玄妙观道士入道后,以“师徒”相称,无规定满师期,不用缴饭米,依靠庙产、香火费、打醮费等收入为生。师父羽化后,则有继承当家(住持)的可能,但以先进门者为大。

    在玄妙观道士中,主要有三种职称:最高者称“方丈”,次之称“住持”,其他为普通道徒。另外有打扫、看管、运送等勤杂人员,名谓“香伙”,但不属道士职称之内。其体制称谓与北方全真丛林体制基本相似,所不同者,即体现在教派属性“正一”上,如打扫、运送、典灶、库房等等在全真丛林中,均属道职人员,而玄妙观将打扫、运送、看管等等看作是勤杂人员,不属道士职称之内。

    玄妙观的田产及殿宇,多由皇室及四方知名人士捐资修建,属于“公产私管”性质的宗教财产。玄妙观方丈则为一观之主,具有很高的威信,其除主管一部分殿宇外,并负责处理观内重大事宜。观内若发生了难以解决的问题,有的由“庙董”(由玄妙附近一些社会名流组成的顾问机构,任职者称为“庙董”,属义务性质,凡有关庙内重大事宜,均得通过该机构)处理。苏州各宫观,都有“庙董”这一组织机构出面解决。其它配殿分别由各住持执管。玄妙观方丈和住持的继承人,按照传统道规,由他同一辈师弟或卜辈徒弟继承,其他人不得继承(称谓官天下)。

    按照传统道规,玄妙观设有各种戒规以约束道众行为。如有违反戒规者,由方丈会同住持公布过失事实,轻则罚处,重则开除其道籍。

    苏州玄妙观的斋醮音乐源远流长,蕴藏丰富,她不仅仅是宗教仪典性质的音乐,而且是宝贵的民族遗产。用余尚清教授的话说;“不只是一般人所认为的道士念经而已,它里面最重要,占份量最多的是吹打与组成吹打素材的笛曲,在这些吹打中又穿插了鼓段,这些吹打与笛曲,都是极好的国际合奏曲,马上即可作为舞台演奏的乐曲。”

    玄妙观的斋醮音乐与苏州其他道教官观音乐一样,其风格独具特色。首先,她内蕴宫廷音乐成份,特别是南唐、南宋时期,大量的宫廷音乐流散于民间,常被苏州道乐吸收融合。

    其次是吸收民间音乐素材,如在锣鼓吹打中,除一般乐器外,还加长招军、铜角、唢呐等,以这种乐器为主,再配合锣鼓,曲风雄浑朴野。此外,在佛教和道教并行发展的过程中,二者不但在学术理论上相互吸收利用,仪典音乐也不例外。唐玄宗就曾把印度传来的乐舞,予以改编,使之民族化,并加以道教神话色彩,如“霓裳羽衣曲”即是。在苏州宫观道乐中,亦有吸收梵音成份的地方。如法事“全符”中第三段开头的一句“唵吽吽咄吒”就是梵音,这是中文词汇的印度语发音。同样的调子,可以在不同的法事中运用。其它细节性的特点,如鼓段的击奏,笛曲灵活、变化多端的吹奏等等,都是我国传统艺术的一朵奇花。在表现手法上,苏州道乐与地方戏曲亦有某些相同处。”

    为了继承和发扬吴地道乐,近代苏州道教界曾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他们“深夜练习闷笛,在墙壁上练习敲云锣,以纸卷敲草垫或铁槌敲石墩来练习击鼓等等。勤学苦练的精神,不论寒暑,始终如一,并且还编写了不少新的吹打乐,对道教音乐有所推进。”(转引自(苏州道教艺术集))1915年;戴啸霞、曹冠鼎等在苏州办了四处学堂,使音乐知识遍于道观内部。1937年,张景云、许吟梅主办了“守玄集楔灵”和“荣玄同研社”,不久终止。抗战胜利前后,为使道乐不失传,道教界前辈,又先后成立了“亦玄研庐”、“云笈社”、“乐玄道学研究社”等研究音乐的组织。1956年8月,中国舞蹈艺术研究会研究组在苏州市文化局的协助下,对苏州道乐进行了大量的整理工作,并编成《苏州道教艺术集》一书,对苏州道乐给予了高度评价。

    苏州玄妙观的宗教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中有为神的诞辰作的祀典,有为民间信徒举行的打醮、做道场以祈福消灾,有民间的烧香拜神以保平安等等活动。

    节日的庆贺活动。玄妙观供奉祖师的节日,有农历正月初九的玉皇大帝诞辰,二月十五日的老君诞辰。逢到这两天,玄妙观均要举行一次隆重盛大的祀典。法师道众要斋戎沐浴,建酷坛,诵经文。法师披法衣,持朝笏,口诵赞谒,二旁和以音节伴奏。除此两大祀典外,还有以下祀典:二月十九日观音圣辰,三月廿八日的东岳大帝诞辰;五月初五的财神诞辰,六月甘四日的雷祖诞辰,七月十五日的三官大帝圣诞。逢到以上诞辰,观内则发出大经请帖,备素斋,邀请善男信女,参加祈祷庆祝活动。

    醮祷活动。清末民国时期,斋醮活动在苏州地区十分盛行。据称,清代地方官吏,每年为地方打一次公醮,以保佑平安,祈求五谷丰登。逢到水旱灾害或瘟疫流行时,地方官吏和知名人士则出面建坛打本领醮,祈求去灾避疫,此类事例,《玄妙观志》中时有记载。

    城市居民打醮,大都在玄妙观天医殿(即财神殿)、雷尊殿;农民则由香头一人集合数十人或百人,联合打醮,名谓“公醮”。时间一般都在春、夏、秋三季,地点大多在文昌殿、蓑衣真人殿。打醮的天数和法师道众人数,以信徒的要求和所付费用多少而定。时间一般是三天,法师一般是三人或五人,道众(或称散众)四人或六人,音乐吹打伴奏者数人或多至数十人。

    斋醮的名称有:“太平醮”、“保安醮”、“禳灾醮”、“寿醮”、“求睛雨醮”等等。主醮的法师,通常都由年高德重的长者担任,名谓“高功”,位于中央。上首法师称“都讲”,主持坛内经卷;下首法师称“监斋”,主持坛内一切仪式;道众称表白(职司通疏);乐队在左右两边)。

    法师的仪式和讽诵的经典,以打醮的内容而定。如以一般的“太平醮”而言,第一天念《清静经》、拜《玉皇忏》;第二天拜《玉皇忏》、“斋天”、“火忏”,今 “斗姆赞”或“灵官赞”;第三天是“全苏符表”印“全符”、“全表”(“全符”是发符召天将、“全表”是上表文给天神,表示申请的意思),晚上做“火师朝”意欲免除火灾。如有别的要求,还可加做“瘟司朝”、“十王朝”等。每朝法事得三至四小时。

    做功课。做功课,即是道徒早晚上殿,各诵经一坛,经名《玄门日课》,简名《功课经》。

    《功课经》是道教徒日常持诵的经典。正一派和全真派用同一种经典。其功课之目的,在于修身养性,度己度人。《功课经》高度概括了道教理论和修炼方法。早课以自身修持为主;晚课以度亡劝人为善为体,反映了道教的主旨精神。在持诵经典之前,必须斋戒沐浴,严整衣冠,诚心定气,叩齿演音,方能持诵,诵经时间随四季变化而变化。除去每逢天干中戊日不诵经外,每天早晚各有一小时左右的时间。

    烧香。苏州玄妙观三清殿所奉的三清神像,则为诸神之主;东岳殿所奉的东岳大帝,为统辖百官之首。据称清代苏州一府三县(长州、元和、吴县)地方官吏,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和八月十五都要向三清殿进香,为皇帝祈祷长生万寿。

    在吴地民间,到玄妙观烧香拜神的名目很多,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类,即“白香”与“红香”。“白香”是指家中遇到丧事,从死者去世的一天算起,每逢第七天,要烧一次香,共七次,历时四十九天。名谓“烧七香:,是为亡人忏悔生前罪过及祈求死后平安。在七次烧香中,东岳殿要占三或四次。“红香”是指香客本人生日烧 “寿字香”,新婚夫妇烧“满月香”,病愈烧“还愿香”,向神求助烧“许愿香”。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到玄妙观烧香者最多。其中以除夕夜为最。许多人不约而同地涌到三清殿内,找到管属自己的本命神,点烛烧头香。早来的人尚可从容膜拜,后至者常常要立足露台等待,整个三清殿人来人往,挤得水泄不通。殿内烛火,照得如同白昼;露台上的“万年宝鼎”里,烟雾缭绕。此种场面,一直要延续到大年初一的白天。

       

           在苏州众多道观中,玄妙观以历史悠久,规模宏伟而著称。观内现存主要殿堂,皆为宋代建筑,距今已有千年历史。玄妙观位于苏州市中心,始建于西晋,韧名真庆道院。东晋太宁二年(324年),明帝救旨重修道院,并更名为“上真道院”。

    唐代,李氏皇室自称系老子后裔,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道教被统治者尊为皇族宗教。开元二年(714年),唐玄宗赐内帑对道院进行扩建,并改名为“开元宫”。唐著名画家吴道子画“太上混元皇帝像”,颜真卿为其书,玄宗御赞,唐僖宗乾符元年(874年),又在开元宫内增设“文昌”、“张仙”二殿。唐末,吴越王田镠辖吴越,地方藩镇孙儒攻陷苏州,开元宫建筑大多于战乱中毁于兵火。后在五代至宋初的百余年中,先后在观内修复并兴建了玉皇殿、天医殿、高真殿、三茅观及转藏、丰教、十王诸殿。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年),开元宫扩建为“太乙宫”。不久,宋真宗又敕改“太乙宫”为“天庆观”,并赐内带大修其观,所有殿堂修茸一新,并增建了净乐宫、八仙堂、灵宝院等殿宇,新建了东西垣墙和房席。此外,还招聘擅长山水、宫阙、人物、鸟兽的众多画师,绘成“三天天宫胜景”巨幅壁画,颁敕“金宝牌”永镇观内。皇祜年间(1049—— 1154年),又改建山门,使其更加雄伟庄严。宣和七年(1125年),宋徽宗敕赐昆山县田五十顷为“天庆观”香火田,使玄妙观冠于江南道观之首,臻于历史鼎盛时期。

    南宋初,金兵南下,侵占苏州,天衣观配殿及庑廊又毁于兵火。高宗绍兴十六年(1146年),苏州太守王唤及陈岘、赵伯驌先后发起重修。其庑廊壁画改为“灵宝度人经变相”,提刑赵伯骑亲制天衣观图样,进呈孝宗,敕诏“依样建造”,历时8年竣工。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年),诏改“天庆观”为“元妙观”,明洪武四年(1371年),元妙观更名为“正一丛林”。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重修元妙观。至清康熙初年(1662年),再次大度修建,耗白金四万两,历时3年乃成。为避讳改称圆观。后在嘉庆至咸丰间均有修葺。民国以后;恢复玄妙观旧称。

    道光年间,全观占地约五十二亩余。其布局分中、东、西、北四路。中路建筑为正山门、三清殿、弥罗宝阁。正山门东西两旁是八字形黄照墙,东西照墙分别开有 “吉祥”、“如意”二门。东路由神州殿,太阳宫、天医殿、真官殿、天后殿、文昌殿、祖师殿、斗姆阁、火神殿、三茅殿、机房殿、关帝殿、东岳殿、痘司殿等14个配殿组成。西路由雷祖殿、寿星殿(长生殿)、观音殿、三宫殿、灶君殿、八仙殿、水府殿等组成。另外在观内东北角立“行宫”一所。北路由蓑衣真人殿、肝胃殿、刘公祠及方丈殿等组成。院内还立有四角亭、六角亭等十八景观。此外,在正山门南,跨过观前街还有一座玄妙观附属殿宇传奏司,总计玄妙观殿宇30所左右。据考,建于宋代的殿有:三茅殿、东岳殿、痘司殿、蓑衣真人殿、八仙殿、天医药王殿等6殿;建于元代的亦有6所,分别为神州殿、真官殿、祖师殿、关帝殿、雷尊殿、观音殿等六殿。建于明代的有机房殿。建于清代的有太阳宫、天后殿、文昌殿、斗姆殿、大神殿、灶君殿、水府殿等7所。各殿所供之神多为道教信仰神和历史上世人所尊崇的中华先民。

    现存玄妙观三清殿系南宋淳熙年间的木结构宫殿式建筑,为九开间大殿,宽44米,深25米,建筑面积达1100平方米。屋脊高达2.4米,中正砌有铁铸的“平升三戟”,两端有一对砖刻大龙头,屋面盖有黑色简瓦。其结构为重檐歇山项、翘角脊瓦,殿内屋顶有出挑的柱头拱。斗拱主要由斗形木块和弓形肘木纵横交错地层垒构成,逐层向外挑出,形成上大下小的托座。斗拱不仅可使屋檐出挑较大,而且兼有装饰效果。

    整殿椽角桁条全部采用大木料榫头结构,柱础有细腻的园石鼓墩,为圆形素复盆与盆唇各一层,精美异常。殿内高峻宏敞,广庭延衰,朱漆丹柱,柱粗须两人合抱,共四十根柱子均系木结构。上置斗拱结构,前后及东西山墙壁檐柱,用三十根八角形石柱,每根石柱露出墙外的六面都凿有一个天尊圣号,共有180个。加上原弥罗宝阁三十根八角形石柱,一百八十个天尊圣号,二处合起共三百六十个天尊圣号,象征一年三百六十周天。这种独特的设计,充满着宗教色彩,整个殿宇建筑就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品。

    三清殿是苏州目前留存的最宏伟的道观建筑,建筑专家认为,三清殿建筑整体和局部都与宋代大建筑家李仲明“营造法式”所著录的宫殿法式相符,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瑰宝。

    三清殿的孝子像碑,系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画像,颜真卿书丹,唐玄宗御赞,堪称三绝。宋宝庆元年(1225年),道士冯大同题,张允迪勒石。图中人物形象庞眉拔鬃、鬓,貌极苍古,谓仙风道骨之体,其画所用焦墨勾线薄莱条的手法,使线条弯弧挺刃,植柱构梁,高侧深斜,卷褶飘带之势,造成条纹磊落逸势,笔迹遒劲,产生强烈的疏体特点和立体感觉。该碑为我国唐宋时期绘画、书法和雕刻艺术之精品,被誉为“奇踪异状”。

    三清殿及弥罗宝阁之石驳脚及石栏杆上,均有镌刻极细、人物、走兽、飞禽、水族等画像,相传有30余幅。雕刻的图案为封侯挂帅,蛟龙戏珠,鹿饮东海,麒麟祝寿,仙鹿衔芝,鲤鱼化龙,彩风展翅,双狮相争,雷公腾云,金猴蟠桃等。这些图案及所依据的典故,除装饰宫观面貌以壮威仪之外,同时也反映了道教宫观艺术与中国俗文化的关系。

    此外,祖师殿的铜殿,铸于明代,仿武当山金顶,铸工极细。弥罗宝阁的壁画,绘洛神、刘海蟾像,高丈余,笔意灵动如生,为钱塘人杨芝所绘。两廊灵宝度人经变相画,为郡守王映重召画工集体创作,绘于南宋绍兴十六年,图案极工细致。玄妙观不仅规模较大,而且历史悠久。

    宋、元、明以来,盛行于北方的全真道,积极提倡和推行丛林规制。在其影响下,苏州玄妙观在明代亦更名为“正一丛林”。在历史上,玄妙观内道士均为“出家道士”,这与其它正一道宫观有一定程度的区别。其它道庙有的是住庙道士,有的是出家道士,也有在家道士或俗家道士。玄妙观道士入道后,以“师徒”相称,无规定满师期,不用缴饭米,依靠庙产、香火费、打醮费等收入为生。师父羽化后,则有继承当家(住持)的可能,但以先进门者为大。

    在玄妙观道士中,主要有三种职称:最高者称“方丈”,次之称“住持”,其他为普通道徒。另外有打扫、看管、运送等勤杂人员,名谓“香伙”,但不属道士职称之内。其体制称谓与北方全真丛林体制基本相似,所不同者,即体现在教派属性“正一”上,如打扫、运送、典灶、库房等等在全真丛林中,均属道职人员,而玄妙观将打扫、运送、看管等等看作是勤杂人员,不属道士职称之内。

    玄妙观的田产及殿宇,多由皇室及四方知名人士捐资修建,属于“公产私管”性质的宗教财产。玄妙观方丈则为一观之主,具有很高的威信,其除主管一部分殿宇外,并负责处理观内重大事宜。观内若发生了难以解决的问题,有的由“庙董”(由玄妙附近一些社会名流组成的顾问机构,任职者称为“庙董”,属义务性质,凡有关庙内重大事宜,均得通过该机构)处理。苏州各宫观,都有“庙董”这一组织机构出面解决。其它配殿分别由各住持执管。玄妙观方丈和住持的继承人,按照传统道规,由他同一辈师弟或卜辈徒弟继承,其他人不得继承(称谓官天下)。

    按照传统道规,玄妙观设有各种戒规以约束道众行为。如有违反戒规者,由方丈会同住持公布过失事实,轻则罚处,重则开除其道籍。

    苏州玄妙观的斋醮音乐源远流长,蕴藏丰富,她不仅仅是宗教仪典性质的音乐,而且是宝贵的民族遗产。用余尚清教授的话说;“不只是一般人所认为的道士念经而已,它里面最重要,占份量最多的是吹打与组成吹打素材的笛曲,在这些吹打中又穿插了鼓段,这些吹打与笛曲,都是极好的国际合奏曲,马上即可作为舞台演奏的乐曲。”

    玄妙观的斋醮音乐与苏州其他道教官观音乐一样,其风格独具特色。首先,她内蕴宫廷音乐成份,特别是南唐、南宋时期,大量的宫廷音乐流散于民间,常被苏州道乐吸收融合。

    其次是吸收民间音乐素材,如在锣鼓吹打中,除一般乐器外,还加长招军、铜角、唢呐等,以这种乐器为主,再配合锣鼓,曲风雄浑朴野。此外,在佛教和道教并行发展的过程中,二者不但在学术理论上相互吸收利用,仪典音乐也不例外。唐玄宗就曾把印度传来的乐舞,予以改编,使之民族化,并加以道教神话色彩,如“霓裳羽衣曲”即是。在苏州宫观道乐中,亦有吸收梵音成份的地方。如法事“全符”中第三段开头的一句“唵吽吽咄吒”就是梵音,这是中文词汇的印度语发音。同样的调子,可以在不同的法事中运用。其它细节性的特点,如鼓段的击奏,笛曲灵活、变化多端的吹奏等等,都是我国传统艺术的一朵奇花。在表现手法上,苏州道乐与地方戏曲亦有某些相同处。”

    为了继承和发扬吴地道乐,近代苏州道教界曾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他们“深夜练习闷笛,在墙壁上练习敲云锣,以纸卷敲草垫或铁槌敲石墩来练习击鼓等等。勤学苦练的精神,不论寒暑,始终如一,并且还编写了不少新的吹打乐,对道教音乐有所推进。”(转引自(苏州道教艺术集))1915年;戴啸霞、曹冠鼎等在苏州办了四处学堂,使音乐知识遍于道观内部。1937年,张景云、许吟梅主办了“守玄集楔灵”和“荣玄同研社”,不久终止。抗战胜利前后,为使道乐不失传,道教界前辈,又先后成立了“亦玄研庐”、“云笈社”、“乐玄道学研究社”等研究音乐的组织。1956年8月,中国舞蹈艺术研究会研究组在苏州市文化局的协助下,对苏州道乐进行了大量的整理工作,并编成《苏州道教艺术集》一书,对苏州道乐给予了高度评价。

    苏州玄妙观的宗教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中有为神的诞辰作的祀典,有为民间信徒举行的打醮、做道场以祈福消灾,有民间的烧香拜神以保平安等等活动。

    节日的庆贺活动。玄妙观供奉祖师的节日,有农历正月初九的玉皇大帝诞辰,二月十五日的老君诞辰。逢到这两天,玄妙观均要举行一次隆重盛大的祀典。法师道众要斋戎沐浴,建酷坛,诵经文。法师披法衣,持朝笏,口诵赞谒,二旁和以音节伴奏。除此两大祀典外,还有以下祀典:二月十九日观音圣辰,三月廿八日的东岳大帝诞辰;五月初五的财神诞辰,六月甘四日的雷祖诞辰,七月十五日的三官大帝圣诞。逢到以上诞辰,观内则发出大经请帖,备素斋,邀请善男信女,参加祈祷庆祝活动。

    醮祷活动。清末民国时期,斋醮活动在苏州地区十分盛行。据称,清代地方官吏,每年为地方打一次公醮,以保佑平安,祈求五谷丰登。逢到水旱灾害或瘟疫流行时,地方官吏和知名人士则出面建坛打本领醮,祈求去灾避疫,此类事例,《玄妙观志》中时有记载。

    城市居民打醮,大都在玄妙观天医殿(即财神殿)、雷尊殿;农民则由香头一人集合数十人或百人,联合打醮,名谓“公醮”。时间一般都在春、夏、秋三季,地点大多在文昌殿、蓑衣真人殿。打醮的天数和法师道众人数,以信徒的要求和所付费用多少而定。时间一般是三天,法师一般是三人或五人,道众(或称散众)四人或六人,音乐吹打伴奏者数人或多至数十人。

    斋醮的名称有:“太平醮”、“保安醮”、“禳灾醮”、“寿醮”、“求睛雨醮”等等。主醮的法师,通常都由年高德重的长者担任,名谓“高功”,位于中央。上首法师称“都讲”,主持坛内经卷;下首法师称“监斋”,主持坛内一切仪式;道众称表白(职司通疏);乐队在左右两边)。

    法师的仪式和讽诵的经典,以打醮的内容而定。如以一般的“太平醮”而言,第一天念《清静经》、拜《玉皇忏》;第二天拜《玉皇忏》、“斋天”、“火忏”,今 “斗姆赞”或“灵官赞”;第三天是“全苏符表”印“全符”、“全表”(“全符”是发符召天将、“全表”是上表文给天神,表示申请的意思),晚上做“火师朝”意欲免除火灾。如有别的要求,还可加做“瘟司朝”、“十王朝”等。每朝法事得三至四小时。

    做功课。做功课,即是道徒早晚上殿,各诵经一坛,经名《玄门日课》,简名《功课经》。

    《功课经》是道教徒日常持诵的经典。正一派和全真派用同一种经典。其功课之目的,在于修身养性,度己度人。《功课经》高度概括了道教理论和修炼方法。早课以自身修持为主;晚课以度亡劝人为善为体,反映了道教的主旨精神。在持诵经典之前,必须斋戒沐浴,严整衣冠,诚心定气,叩齿演音,方能持诵,诵经时间随四季变化而变化。除去每逢天干中戊日不诵经外,每天早晚各有一小时左右的时间。

    烧香。苏州玄妙观三清殿所奉的三清神像,则为诸神之主;东岳殿所奉的东岳大帝,为统辖百官之首。据称清代苏州一府三县(长州、元和、吴县)地方官吏,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和八月十五都要向三清殿进香,为皇帝祈祷长生万寿。

    在吴地民间,到玄妙观烧香拜神的名目很多,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类,即“白香”与“红香”。“白香”是指家中遇到丧事,从死者去世的一天算起,每逢第七天,要烧一次香,共七次,历时四十九天。名谓“烧七香:,是为亡人忏悔生前罪过及祈求死后平安。在七次烧香中,东岳殿要占三或四次。“红香”是指香客本人生日烧 “寿字香”,新婚夫妇烧“满月香”,病愈烧“还愿香”,向神求助烧“许愿香”。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到玄妙观烧香者最多。其中以除夕夜为最。许多人不约而同地涌到三清殿内,找到管属自己的本命神,点烛烧头香。早来的人尚可从容膜拜,后至者常常要立足露台等待,整个三清殿人来人往,挤得水泄不通。殿内烛火,照得如同白昼;露台上的“万年宝鼎”里,烟雾缭绕。此种场面,一直要延续到大年初一的白天。

       



上一苏州景点:寒山寺
下一苏州景点:留园

想便宜点买汽车吗?参加江苏汽车网组织的汽车团购行动吧,发挥集体的力量,一起来砍价。4S店提供包车接送,最主要的是提供您心动的价格,呵呵,还不报名去!GO >>

百度中 玄妙观 相关内容
Google搜索中 玄妙观 相关内容
Sogou搜索中 玄妙观 相关内容
B 北京奔驰 北京三菱 北京现代
C 长安福特 长安铃木 长安马自达
D 东风本田 东风标致 东风雪铁龙
东风日产 东南三菱 东风悦达起亚
G 广汽丰田 广州本田  
H 华晨宝马    
S 上海大众 上海通用别克 上海大众斯柯达
上汽荣威 上海通用雪佛兰 上海通用五菱雪佛兰
Y 一汽奥迪 一汽大众 一汽马自达
一汽丰田    
Z 郑州日产    
B 比亚迪    
C 长安 长城汽车 川汽野马
D 帝豪 东风汗马 东风风神
G 广汽    
H 红旗 华晨中华 海马汽车
J 吉利 江淮汽车 江铃陆风
Q 奇瑞 全球鹰 青年莲花
N 南京名爵    
Y 一汽奔腾 英伦  
Z 众泰    
A 奥迪 阿斯顿马丁  
B 宝马 保时捷 奔驰
本田 标致 宾利
D 大众 道奇  
F 法拉利 丰田 福特
H 悍马    
L 莲花 林肯 铃木
路虎    
M MINI 马自达 迈巴赫
O 欧宝 讴歌  
Q 起亚    
R 日产    
S 萨博 三菱 双龙
斯巴鲁    
W 沃尔沃    
X 现代 雪佛兰 雪铁龙
Y 英菲尼迪    



·
城市漂流去 南京文华英菲尼迪暑“驾”关
·
时尚姑苏行 威驰旅“城“激活车友生活梦
·
商业导向过重 车友会多为空客或名存实亡
·
节假日免收小客车通行费利好自驾游市场
·
南京汇达携32辆星骋车主天目湖自驾游
·
Club 3南京站——“行无疆,擎有径”BM
·
“我行 我路”斯巴鲁方特嘉年华
·
购新途锐 有机会参加“黄山集结之旅”
·
南京黄埔双龙车主西部自驾游随拍

·
苏州双塔
·
苏州光福镇
·
半园
·
洞庭西山罗汉寺
·
洞庭东山紫金庵
·
阳澄湖
·
迷楼
·
苏州盛泽先蚕祠
·
馨苑度假村
·
浏河镇


 
车型导航
热点车型
6万以下
6-10万
10-15万
15-25万
25万以上
SUV/MPV
新车 新闻 4S店
大众朗逸
科鲁兹
大众速腾
别克英朗GT
大众宝来
日产轩逸
大众高尔夫6
丰田卡罗拉
报价 图片
报价 图片
报价 图片
报价 图片
报价 图片
报价 图片
报价 图片
报价 图片
大众CC
别克君威
大众迈腾
日产天籁
大众途观
本田CR-V
丰田RAV4
现代ix35
报价 图片
报价 图片
报价 图片
报价 图片
报价 图片
报价 图片
报价 图片
报价 图片

  江苏汽车网 jsChe.net
新车 新闻 4S店


加入微信号
团购/促销/活动

买车计算 | 保险计算 | 车贷计算 | 交通违章 | 网上晒价 | 驾驶学校 | 交通标志 | 公交路线 | 驾车地图 | 列车时刻表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联系地址:南京市光华路166号德兰大厦西五楼 1886汽车产业园网络部 邮编:210007 电话: 13305198474
Copyright 2014 江苏汽车网www.jsch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南京佐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苏ICP备081098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