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手机版
 
 
 
 
 
 
 
 
维权投诉
商家俱乐部

拉孜尼姑寺自驾游



省份:西藏旅游景点
城市:日喀则旅游景点



   

  白居寺对西藏人来说几乎是家喻户晓,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这个著名寺院的背后,还有一座以植树造林而闻名当地的尼众道场,它就是拉孜尼姑寺。    2003年10月中旬,笔者参加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第八次佛教代表大会的采访时,听说拉孜尼姑寺在植树造林、绿化荒山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年年受到西藏有关部门的表彰和奖励。会议结束后,我将自己要去拉孜尼姑寺采访的想法告诉了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新任会长珠康活佛,他听完后爽快地说:植树造林是我们佛教协会今后应当重视的一项工作,也是宗教适应社会主义社会,贯彻执行藏传佛教寺院走“以寺养寺”道路的一项重要举措。尽管我们目前工作很忙,但是我们给你派车派人,支持你的工作。于是,我与西藏佛教协会的尼玛次仁便匆匆上路,前往日喀则江孜县寻访这个以植树造林闻名当地的尼姑道场。    拉孜尼姑寺坐落在白居寺背后的一个小山坡上,坐北朝东,寺前有一条小河蜿蜒而过。寺的斜对面便是著名的白居寺。传说,拉孜尼姑寺的前身是一个叫仁青岗的历史悠久的寺院。据有关史料记载,寺院修建于五世达赖喇嘛时期。“文化大革命”之前,这个寺院有尼姑70多人,是当地很有影响的尼姑道场之一。80年代以后,早年的仁青岗寺才从别的地方迁移到了今天这个地方,以前的寺名也改成了今天的拉孜寺。关于这个寺院过去的历史,年轻的尼姑们并不能告诉许多,这让我们多少觉得遗憾。  格桑曲珍是拉孜尼姑寺的寺院管理委员会主任,她对我们介绍说:目前寺里有尼姑30人。从1985年她们就开始了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活动一直到现在。当时她们只有7个尼姑。一个大喇嘛捐钱修建了三座大佛塔。后来到这个寺院出家的人也多了起来。寺里的尼姑,大多数来自附近的农牧民家庭。除了在寺院念经举行佛事活动外,她们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植树造林,绿化荒山。    我问格桑曲珍为什么要植树造林呢?她笑着说:“因为我们寺院初迁到这里时,没想到这里的风很大,冬天十分的寒冷。另一个就是解决燃料问题。为了防风也为了取暖,我们才开始种树。”    谈到十多年的植树造林经历时,格桑曲珍显得非常激动。她说;“开始的时候,我们并没有明确的绿化荒山的这种思想观念,后来才觉得这也是国家倡导的一项国策。同时也是贯彻执行西藏自治区提出的“以寺养寺”的宗教政策之一。种树的好处很多,一是防风,二是美化环境,三是解决烧火取暖。虽然我们的寺院不大,但是植树造林也需要经费呀。我们的经费,其实就是当地老百姓给我们做佛事活动念经的布施,还有信众来寺院朝佛时捐的一些善款。说来数量也不大。从1985年开始,我们每年至少要植树一万棵。目前存活的树苗有14万8千株。绿化荒山面积达到400多亩。我们寺院背后的荒山几乎都已经被绿化。以前还计划要往更高的荒山地植树,但现在看起来就难以做到了。因为山高,水上不去。我们买了两台水泵抽水浇灌山上的树木,可是这样成本很高,我们每个月要花2000多元钱浇灌,有点难以支撑。所以去年以来,我们种植的面积就没有扩大多少。”    格桑曲珍颇为感慨地告诉我,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活动也遇到过许多困难。开始的时候,当地的许多群众不理解她们的做法,说她们不像出家人,不像尼姑,而像是林业局的林业工人。老百姓们认为,作为尼姑就应该在寺院里,念好经,做好佛事活动,而不该是上山种树。这种传统守旧的思想也使得她们的植树造林工作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经过多年的努力,寺院周围以及村子境内的小环境得到了改变,风沙小了。夏天的时候整个山坡绿树一片,老百姓看到后也逐渐改变了过去传统的看法。称赞阿尼们为当地群众做了一件好事,同时也认识到绿化荒山对周围环境的改变和对他们的生活都有好处。于是,当地群众也开始加入到了植树造林和绿化荒山的行列当中。为了带动当地群众积极地开展植树造林工作,她们开始搞育苗育种工作,把育好的树苗出售给当地的群众,这样做不但调动群众植树造林的积极性,也可以以寺养寺,增加寺院的收入,解决一些寺院的日常经费开支,减少当地群众的经济负担。  现在寺院里每次开会时,作为主任的格桑曲珍都要反复强调植树造林的重要性。她认为植树造林作为寺院里“以寺养寺”的制度需要长期稳定地贯彻下去。近年来,在拉孜尼姑寺的带领下,江孜境内的其他寺院也开始在寺院周围植树造林。这让辛苦了数十年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尼姑们感到十分地欢喜和欣慰,多年来的艰辛努力终于得到了社会的认同与百姓的称赞。1987年以来,她们的寺院多次被西藏自治区林业厅以及其它部门评为植树造林先进集体,也受到日喀则地委和政府的多次表彰。    除了种树之外,拉孜寺的尼姑们还开辟了4亩多的蔬菜基地,主要种植萝卜、土豆、白菜等。去年她们的蔬菜收入一项有3万多元,不仅解决了寺院的吃菜问题,也方便了当地老百姓买菜难的问题。说到这,格桑曲珍似乎藏不住内心的喜悦,脸上是一种愉快的表情。    拉孜寺自1985年以来,也十分重视年轻的尼姑们在戒律、佛经等方面的学习与培养。前任堪布健在时,她们跟随一位年老的尼姑学习佛经,她圆寂后,寺里没有了经师,她们只好请外寺的高僧们给她们讲经说法。或许,因为白居寺离她们比较近的缘故,她们一般请白居寺的格西或是堪布给她们上课。格桑曲珍说:她们现在的经师仁钦·旦贝坚赞就是白居寺的堪布,已经81岁了,身体不太好,所以她们要去经师那里听课。一个星期要讲三四次课,内容包括学习佛教的起源,印度佛教,藏传佛教的历史,藏族历史上各个时期高僧大德的佛学著述等。格桑曲珍特别强调了学习格鲁派始祖宗喀巴大师的三部大论,以及噶当派始祖阿底峡尊者等的佛学论著的重要性。    离开拉孜尼姑寺时,正是傍晚黄昏时分。夕阳西下,一抹残霞映照在树木葱郁的山坡上,整个寺院与山坡格外幽静冷寂,格桑曲珍穿着绛红色的袈裟站在树丛之中向我们挥手致意。

   

免费

   

  白居寺对西藏人来说几乎是家喻户晓,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这个著名寺院的背后,还有一座以植树造林而闻名当地的尼众道场,它就是拉孜尼姑寺。    2003年10月中旬,笔者参加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第八次佛教代表大会的采访时,听说拉孜尼姑寺在植树造林、绿化荒山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年年受到西藏有关部门的表彰和奖励。会议结束后,我将自己要去拉孜尼姑寺采访的想法告诉了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新任会长珠康活佛,他听完后爽快地说:植树造林是我们佛教协会今后应当重视的一项工作,也是宗教适应社会主义社会,贯彻执行藏传佛教寺院走“以寺养寺”道路的一项重要举措。尽管我们目前工作很忙,但是我们给你派车派人,支持你的工作。于是,我与西藏佛教协会的尼玛次仁便匆匆上路,前往日喀则江孜县寻访这个以植树造林闻名当地的尼姑道场。    拉孜尼姑寺坐落在白居寺背后的一个小山坡上,坐北朝东,寺前有一条小河蜿蜒而过。寺的斜对面便是著名的白居寺。传说,拉孜尼姑寺的前身是一个叫仁青岗的历史悠久的寺院。据有关史料记载,寺院修建于五世达赖喇嘛时期。“文化大革命”之前,这个寺院有尼姑70多人,是当地很有影响的尼姑道场之一。80年代以后,早年的仁青岗寺才从别的地方迁移到了今天这个地方,以前的寺名也改成了今天的拉孜寺。关于这个寺院过去的历史,年轻的尼姑们并不能告诉许多,这让我们多少觉得遗憾。  格桑曲珍是拉孜尼姑寺的寺院管理委员会主任,她对我们介绍说:目前寺里有尼姑30人。从1985年她们就开始了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活动一直到现在。当时她们只有7个尼姑。一个大喇嘛捐钱修建了三座大佛塔。后来到这个寺院出家的人也多了起来。寺里的尼姑,大多数来自附近的农牧民家庭。除了在寺院念经举行佛事活动外,她们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植树造林,绿化荒山。    我问格桑曲珍为什么要植树造林呢?她笑着说:“因为我们寺院初迁到这里时,没想到这里的风很大,冬天十分的寒冷。另一个就是解决燃料问题。为了防风也为了取暖,我们才开始种树。”    谈到十多年的植树造林经历时,格桑曲珍显得非常激动。她说;“开始的时候,我们并没有明确的绿化荒山的这种思想观念,后来才觉得这也是国家倡导的一项国策。同时也是贯彻执行西藏自治区提出的“以寺养寺”的宗教政策之一。种树的好处很多,一是防风,二是美化环境,三是解决烧火取暖。虽然我们的寺院不大,但是植树造林也需要经费呀。我们的经费,其实就是当地老百姓给我们做佛事活动念经的布施,还有信众来寺院朝佛时捐的一些善款。说来数量也不大。从1985年开始,我们每年至少要植树一万棵。目前存活的树苗有14万8千株。绿化荒山面积达到400多亩。我们寺院背后的荒山几乎都已经被绿化。以前还计划要往更高的荒山地植树,但现在看起来就难以做到了。因为山高,水上不去。我们买了两台水泵抽水浇灌山上的树木,可是这样成本很高,我们每个月要花2000多元钱浇灌,有点难以支撑。所以去年以来,我们种植的面积就没有扩大多少。”    格桑曲珍颇为感慨地告诉我,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活动也遇到过许多困难。开始的时候,当地的许多群众不理解她们的做法,说她们不像出家人,不像尼姑,而像是林业局的林业工人。老百姓们认为,作为尼姑就应该在寺院里,念好经,做好佛事活动,而不该是上山种树。这种传统守旧的思想也使得她们的植树造林工作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经过多年的努力,寺院周围以及村子境内的小环境得到了改变,风沙小了。夏天的时候整个山坡绿树一片,老百姓看到后也逐渐改变了过去传统的看法。称赞阿尼们为当地群众做了一件好事,同时也认识到绿化荒山对周围环境的改变和对他们的生活都有好处。于是,当地群众也开始加入到了植树造林和绿化荒山的行列当中。为了带动当地群众积极地开展植树造林工作,她们开始搞育苗育种工作,把育好的树苗出售给当地的群众,这样做不但调动群众植树造林的积极性,也可以以寺养寺,增加寺院的收入,解决一些寺院的日常经费开支,减少当地群众的经济负担。  现在寺院里每次开会时,作为主任的格桑曲珍都要反复强调植树造林的重要性。她认为植树造林作为寺院里“以寺养寺”的制度需要长期稳定地贯彻下去。近年来,在拉孜尼姑寺的带领下,江孜境内的其他寺院也开始在寺院周围植树造林。这让辛苦了数十年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尼姑们感到十分地欢喜和欣慰,多年来的艰辛努力终于得到了社会的认同与百姓的称赞。1987年以来,她们的寺院多次被西藏自治区林业厅以及其它部门评为植树造林先进集体,也受到日喀则地委和政府的多次表彰。    除了种树之外,拉孜寺的尼姑们还开辟了4亩多的蔬菜基地,主要种植萝卜、土豆、白菜等。去年她们的蔬菜收入一项有3万多元,不仅解决了寺院的吃菜问题,也方便了当地老百姓买菜难的问题。说到这,格桑曲珍似乎藏不住内心的喜悦,脸上是一种愉快的表情。    拉孜寺自1985年以来,也十分重视年轻的尼姑们在戒律、佛经等方面的学习与培养。前任堪布健在时,她们跟随一位年老的尼姑学习佛经,她圆寂后,寺里没有了经师,她们只好请外寺的高僧们给她们讲经说法。或许,因为白居寺离她们比较近的缘故,她们一般请白居寺的格西或是堪布给她们上课。格桑曲珍说:她们现在的经师仁钦·旦贝坚赞就是白居寺的堪布,已经81岁了,身体不太好,所以她们要去经师那里听课。一个星期要讲三四次课,内容包括学习佛教的起源,印度佛教,藏传佛教的历史,藏族历史上各个时期高僧大德的佛学著述等。格桑曲珍特别强调了学习格鲁派始祖宗喀巴大师的三部大论,以及噶当派始祖阿底峡尊者等的佛学论著的重要性。    离开拉孜尼姑寺时,正是傍晚黄昏时分。夕阳西下,一抹残霞映照在树木葱郁的山坡上,整个寺院与山坡格外幽静冷寂,格桑曲珍穿着绛红色的袈裟站在树丛之中向我们挥手致意。

   

免费

上一日喀则景点:西夏帮玛峰
下一日喀则景点:珠穆朗玛峰

想便宜点买汽车吗?参加江苏汽车网组织的汽车团购行动吧,发挥集体的力量,一起来砍价。4S店提供包车接送,最主要的是提供您心动的价格,呵呵,还不报名去!GO >>

百度中 拉孜尼姑寺 相关内容
Google搜索中 拉孜尼姑寺 相关内容
Sogou搜索中 拉孜尼姑寺 相关内容
B 北京奔驰 北京三菱 北京现代
C 长安福特 长安铃木 长安马自达
D 东风本田 东风标致 东风雪铁龙
东风日产 东南三菱 东风悦达起亚
G 广汽丰田 广州本田  
H 华晨宝马    
S 上海大众 上海通用别克 上海大众斯柯达
上汽荣威 上海通用雪佛兰 上海通用五菱雪佛兰
Y 一汽奥迪 一汽大众 一汽马自达
一汽丰田    
Z 郑州日产    
B 比亚迪    
C 长安 长城汽车 川汽野马
D 帝豪 东风汗马 东风风神
G 广汽    
H 红旗 华晨中华 海马汽车
J 吉利 江淮汽车 江铃陆风
Q 奇瑞 全球鹰 青年莲花
N 南京名爵    
Y 一汽奔腾 英伦  
Z 众泰    
A 奥迪 阿斯顿马丁  
B 宝马 保时捷 奔驰
本田 标致 宾利
D 大众 道奇  
F 法拉利 丰田 福特
H 悍马    
L 莲花 林肯 铃木
路虎    
M MINI 马自达 迈巴赫
O 欧宝 讴歌  
Q 起亚    
R 日产    
S 萨博 三菱 双龙
斯巴鲁    
W 沃尔沃    
X 现代 雪佛兰 雪铁龙
Y 英菲尼迪    



·
城市漂流去 南京文华英菲尼迪暑“驾”关
·
时尚姑苏行 威驰旅“城“激活车友生活梦
·
商业导向过重 车友会多为空客或名存实亡
·
节假日免收小客车通行费利好自驾游市场
·
南京汇达携32辆星骋车主天目湖自驾游
·
Club 3南京站——“行无疆,擎有径”BM
·
“我行 我路”斯巴鲁方特嘉年华
·
购新途锐 有机会参加“黄山集结之旅”
·
南京黄埔双龙车主西部自驾游随拍

·
亚东边境
·
墨脱
·
樟木
·
雍则绿错湖
·
白居寺
·
帕拉庄园
·
佩姑错
·
依玛寺
·
白居寺
·
洛子峰


 
车型导航
热点车型
6万以下
6-10万
10-15万
15-25万
25万以上
SUV/MPV
新车 新闻 4S店
大众朗逸
科鲁兹
大众速腾
别克英朗GT
大众宝来
日产轩逸
大众高尔夫6
丰田卡罗拉
报价 图片
报价 图片
报价 图片
报价 图片
报价 图片
报价 图片
报价 图片
报价 图片
大众CC
别克君威
大众迈腾
日产天籁
大众途观
本田CR-V
丰田RAV4
现代ix35
报价 图片
报价 图片
报价 图片
报价 图片
报价 图片
报价 图片
报价 图片
报价 图片

  江苏汽车网 jsChe.net
新车 新闻 4S店


加入微信号
团购/促销/活动

买车计算 | 保险计算 | 车贷计算 | 交通违章 | 网上晒价 | 驾驶学校 | 交通标志 | 公交路线 | 驾车地图 | 列车时刻表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联系地址:南京市光华路166号德兰大厦西五楼 1886汽车产业园网络部 邮编:210007 电话: 13305198474
Copyright 2014 江苏汽车网www.jsch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南京佐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苏ICP备081098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