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质保被架空 质量鉴定厂家说了算
据新华社电 轮胎的售后服务政策为啥“遮遮掩掩”? 品质鉴定为啥商家既做“裁判员”又做“运动员”?质保期到底怎么算?理赔 标准按国标还是“行规”?记者近日 考查发现,关于轮胎,用户面临“有‘三包’无理赔”的 难堪。
品质鉴定轮胎厂说了算
近日,记者 征询了多家汽车轮胎店后发现,“质保期”等售后细则,不少商家 根本上不会 积极告知用户。一些汽车轮胎品牌的代理商被问及轮胎质保期时,含模糊糊,甚至在品牌售后热线明确告知“质保期5年”的状况下,销售人员直接在电话中称“保终身”。还有品牌把售后政策从热线推到代理商、从代理商推到经销门店、门店再推到热线。
轮胎一旦浮现问题,用户还面临着鉴定难。因为汽车行业的第三方鉴定费用昂贵,大多数的纠纷中,用户“被” 取舍轮胎厂家来鉴定确定责任的归属。
质保期计算 模式不确定
享受国家“三包政策”的轮胎,质保期怎么算,本不应是问题。但是, 事实中,因为产品 本身 特点,轮胎质保期从生产日期起计算还是从销售日期起计算,对用户来说, 感想大不同。
商务部2009年公布的《轮胎经销企业经营 标准理赔要求》中对轮胎的理赔期规定为:“理赔期限按轮胎胎侧生产日期计算三年内,或经销企业(指终端零售商)将商品售出一年内为理赔有效期限。”
但是,这两种不同的理赔期限起始日期计算 模式,一般在实际生活中,会给用户带来不同的消费 感想和 权力保障。
有关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乘用车的轮胎安全 使用寿命长短一般有两个决定因素:一个是行驶公里数,行驶公里数多了之后,轮胎的花纹变得不显而易见,摩擦力 降落,可能会产生安全隐患;另一个是轮胎生产的 工夫,“ 即便在厂房里面‘睡大觉’,轮胎的 使用寿命一样在削减。”
不久前,28个省份消协(消委会、消保委)与中国用户报社联合公布的《轮胎企业售后服务政策 考查报告》 提议,轮胎质保期与汽车“三包”规定相 统一,以产品 销售日期开始计算; 提倡企业向用户提供两种起始 工夫不同的质保期,供用户自行 取舍有利于其 本身的计算 模式。
理赔 标准就低不就高
行规高于国标,这本是一个 特例。在轮胎行业, 考查显示,为不少企业采纳的行业通行 特例,在理赔 标准 名目上却比国标低了不少。
行规规定,如遇 品质问题,磨损超过1.6mm就收磨损费,而国标却规定磨损超过2.0mm 威力收取磨损费。这关于用户来说,成本付出却有很大差异。
比方,普利司通规定,磨损超过1.6mm按 残余花纹深度基准理赔、收取磨损费。企业 标准凭啥低于国家 标准?记者 频繁 联络普利司通公司,截至发稿,普利司通方面依旧 回绝回应。

免责声明:凡标注转载/编译字样内容并非本站原创,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